Home Issues Current Issue My Teacher “Li Honglin”
My Teacher “Li Honglin”
  1983年10月至1989年4月,我任本溪日报社副总编,先后给李长龄、刘若思两任总编当助手。今天看来,作为当年报社领导班子成员之一,我自忖表现只能算勉强及格,然而,如果将我在报社的5年零7个月当作一段学习时间,则深感收益匪浅。
  这之前,我未曾在任何一个带长字的岗位上呆过,领导经验为零。虽然写过10余年新闻报道,也在辽宁日报社当过两年记者,但这些与直接办报毕竟是两码事,故而心中不免忐忑。当我对长龄同志陈述自己的不安时,他爽朗地笑道:“不怕,本报也有‘李洪林’!”
  “李洪林”者,乃当时报社政法部主任李峰、总编室副主任洪雨松、文艺部主任林溪岩三位资深报人也。记得当年长龄同志多次地叮嘱我,要想把报纸办好,老的依靠“李洪林”,小的依靠“黄牛”,即后任报社副总编的黄开中和总编室主任的牛喜平。
  在我印象中,李峰就是新闻烹调中的一把快刀。无论多大规模的会议,不管多长篇幅的报告,经他一“锯”,只剩新闻。正因为快,李峰所写新闻中,多为“昨日……”,难见“前不久……”敢于批评是李峰报道的又一特色,其经验曾刊载于人民日报社主办的《新闻战线》杂志上。有一次,李峰写了一篇揭露某单位分房中怪象的稿件,虽然上面再三打招呼,最好不要见报。但李峰顶住压力,坚称“事实绝对没有问题”,而稿件见报后,效果也不错。
  林溪岩主报社文艺部期间,先后有钟远明、董文彦、白雪曼辅之,而倪诚侃、刘兴雨也在其麾下,可谓人才济济,个个能挑大梁。但林溪岩总是亲力亲为,把《望溪》和《周末》办成当时《本溪日报》最出彩的两个版。记得当年每逢大事,一版需要套红,时任总编室主任的萧复成总是大笔一挥,将三版与四版对调,为的是让鲜红的《望溪》与《周末》更加夺目。记不清有多少回,早过了午夜时分,林溪岩出现在排字车间,对版面某个细微之处做最后修改。古人云“为求一字稳,耐得半宵寒”,借来说明林溪岩那种一丝不苟的办报态度,再恰当不过了。
  我刚到报社不久,总编室主任邢广权因病入院治疗,长龄同志让我暂兼总编室主任。于是,从那时直至我调离报社,在“李洪林”中,我与洪雨松接触最多。洪当时已年过五旬,然精神饱满,政治敏感和新闻嗅觉,丝毫不逊于青年。常见他右手一支钢笔,左手一支香烟,仔细审阅着拟发一版的稿件。每逢好稿,便以“热乎”两字赞之,而遇差稿,也毫不客气地让其“一边凉快去!”凡办过报纸的人都知道,对于一版组稿编辑而言,最难心的,莫过于“当日无头条”。每当这时,洪雨松那支画龙点睛之笔,就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。有一次,群工部发来一封读者来信,表扬一群陌路人抢救一名四楼坠地的儿童。洪雨松认为此稿如果照登就“发瞎了”,便让记者张克非重新采写。张稿不但脉络清晰,而且内容生动,只是标题《小凡非得救记》有些平淡。洪雨松阅罢全稿后,仅将稿件中原来显示“某时某分”的几个地方,改为“时间过去一分钟”、“时间过去两分钟”……“时间仅仅过去六分钟”,并以《小凡非四楼坠地,陌路人全力相救:这一切发生在六分钟内》为题,发在一版头条,结果引起较大社会反响,并被评为当年全省好新闻。洪雨松满腹新闻掌故,尤其对《本溪日报》创刊初期的许多轶事如数家珍,闻之不仅开眼界、长见识,更深深体味到本报创刊头几年,报社领导及同仁才真正艰辛与不易!
  与其说作为报社副总编,我曾经领导过“李洪林”及其他诸多同仁,不如说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,从而使我完成了从记者向编辑的转型。他们,是我名副其实的老师。
  报社记者、编辑一年到头都在介绍和宣传别人,值此本溪日报创刊65周年之际,写下以上这些文字,权当本报内部消息。
 
 
 
 
Current Issue
MSC cover 2021-issue2
ISSN 2160-0295 (Print)
ISSN 2160-0317 (Online)